UBER順風接案的設定技巧:

UBER司機不論上班出發載客,還是跑累了要下班回家,但是卻越跑越遠回不了家,不甘心空車回家?希望有好心乘客送您回家?您可以試著設定您的目的地,就能在回目的地途中賺取UBER車資,或是讓乘客出錢幫您回到家更近的距離。

這就是UBER強大的順風接案的功能。

不管您是要前往特定的目的地接案,還是下班後要回家,只要簡單幾個步驟,設定您想要前往的目的地,就能在前往目的地的路途當中賺取車資。 Uber 針對新功能,整理出下列常見問題,希望讓透過順風新功能,讓您的寶貴時間更有價值!


*請注意,使用「UBER順風接案」之上線時數與趟次皆不會計算至任何額外獎勵與保證車資。


開啟APP後,點按螢幕左上角的放大鏡圖示。現在即便您不在行程中,剪貼簿圖示也會出現在左上方!


常見問題


我該如何設定我的目的地?


在非接案時刻,您即可設定您的目的地。請在上線後按下螢幕左上方剪貼簿圖示,選擇「設定目的地」,並輸入您的目的地地址或選擇儲存的地點。此外,我們建議您盡量填寫詳細的地址,並避免輸入如「微風廣場」此類的地點。

設定完目的地之後,您即可開始向您所設定的目的地行駛,系統將自動配對與您前往之目的地相同方向的乘客。


我是菁英優步/尊榮優步?我可以使用嗎?


不論您是菁英優步或尊榮優步,每24小時都能使用2次設定目的地功能!


乘客會前往與我完全相同的目的地嗎?


不一定。有時後會逆風或漏風,設定您的目的地僅代表您會接到要前往相同方向的乘客,但將有可能在前往您的目的地途中就抵達乘客下車地點。

此外,在少數趟次中會較您的目的地稍遠一些,因此,設定目的地能確保您不會接到與您目的地距離太遠或是完全反方向的趟次,但將不完全接到與您前往相同目的地的乘客。

車資如何計算呢?


使用順風接案的車資與正常車資相同,包括閃電加成。


我可以一直設定目的地嗎?


在24小時內,您僅能使用這個功能兩次。 您可以依照自己想要的方式設定目的地,包括要前往上班地點、準備回家,或前往正在加成、需求量高的地區。 設定一個較遠的目的地被系統配對最高,因此,若您設定的目的地越遠,越有機會在途中接到與您前往相同方向的案子。


我可以在桃園機場/桃園高鐵站使用這個功能嗎?


因應排隊機制,此功能目前並不支援桃園機場/桃園高鐵站排隊之合作駕駛。


為什麼設定目的地後,卻接不到案?


設定目的地後,代表您只會接到與您目的地相同方向的乘客。然而,不是任何時候都會有乘客要前往與您目的地相同的方向,因此,此功能並不保證您都會接到趟次。


順風接案|如何操作


開啟APP後,點按螢幕左上角的放大鏡圖示。現在即便您不在行程中,剪貼簿圖示也會出現在左上方!


點選「設定目的地」,輸入您欲前往的地址 — 此功能24小時內只能使用兩次。


開始行駛前往目的地,系統將會自動配對與您相似路線的行程。 請注意,使用此功能接案的上線時數與趟次皆不會計算額外獎勵與保證車資。


其他特殊功能-無縫接案如何操作?


當上一位乘客快抵達目的地時,系統會偵測到您即將完成趟次,螢幕會出現藍色圓圈,您有20秒的時間接受行程。

按下圓圈之後,系統就會媒合給您下一個趟次邀。


如何關閉「無縫接案」呢?


因為「無縫接案」功能是預設功能,若要關閉,請參考以下方法:


接案後,點擊左上方「剪貼簿」的圖示

滑動並點擊下方「停止新預約」按鈕。

或是在上一個乘客下車時立即拉選「下線」停止接案。


如何重新開啟「無縫接案」呢?


點擊左上方「剪貼簿」的圖示 滑動並點擊下方「正在離線」,即可恢復無縫接案 或是拉選「上線」恢復無縫接案。


當遇到「多點下車」的乘客,想暫時停止「無縫接案」該怎麼辦呢?


先詢問乘客是否為多點下車。


即將抵達第一個地點時,可以請乘客將地址改成下一個目的地,以避免系統自動派新的趟次給您

APP 聯絡客服。


App 線上客服為您服務!為了日後更方便地與我們聯繫,我們取代以往傳統的客服信箱,您可直接於 App 內進行回報,提供給您更便捷的服務。


如何回報?


點選帳戶 ⇨ 幫助

於幫助頁面,選擇您的問題種類

選擇您想回報的問題

如何查看對話紀錄?


回報後,請在「幫助」頁面點選上方「支援訊息」即可查看您與客服專員的對話紀錄

如何回報其他問題?


若還有其他問題,請至 App 的“需要幫助!我在選單中無法找到我的問題“回報;若無法登入駕駛端 App,請至此回報。

需要幫助

聯絡乘客


Uber 並不要求合作駕駛得透過電話聯繫乘客,不過有些時候您還是得主動聯繫乘客。


如何聯繫乘客:


*請注意,乘客端會透過 App 顯示您已經抵達,所以不需另外聯絡乘客。若您在乘客指定上車地點等待多時,且一直沒有等到乘客,您可以透過加密電話的方式聯絡乘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劉伯烏 博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